虚开店铺“薅”外卖平台补贴,主犯被判十年

正义网讯(通讯员朱珠)两男子虚开店铺,勾结优惠券持有者制造虚假订单,骗取某外卖平台补贴300余万元。

徐某某是某外卖平台在外省负责拓展商户的经理,靠拉拢店铺注册达到约定数量获得收入和提成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其“前任”经理章某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:利用该外卖平台的补贴机制,通过虚构交易“薅”到补贴。

“思路”被打开的徐某某眼前一亮,立刻补充道:“我们可以注册假店铺,然后找到优惠券持有者,让他们用假身份和账号去购买虚构商品,制造交易假象,进而将优惠券套现。”一个完整的诈骗计划悄然成形。

两人很快便开始了他们的“致富捷径”。徐某某负责技术层面的操作,注册了近9000家看似正规但实际上空壳的线上店铺,精心设计了店铺页面,上传了从网络盗取的商品图片,并设置了诱人的价格,但所有商品均为虚构,并无实际库存。而章某则擅长人际关系的构建,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论坛,以高额回报为诱饵,吸引了一批同样贪念作祟的“合作伙伴”——优惠券持有者。

团伙成员分工明确,徐某某和章某负责在某外卖平台上架大量虚假店铺和虚假产品,将产品价格设置为100.1元,有补贴的优惠券持有者购买徐某某和章某虚假店铺的商品,实际支付0.1元。最后某外卖平台与商家结算后获得优惠券的“套现金额”,徐某某、章某再与优惠券持有者进行二次瓜分结算。

“我们利用多个账号和虚假身份进行交易,以规避平台的监控。同时制造虚假的消费信息,让平台误以为商品已正常售出并配送完成。”案发时该团伙的非法所得竟达到了惊人的300余万元。

日前,上海市杨浦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依法对徐某某、章某等5人提起公诉,法院判处徐某某、章某等3名主犯有期徒刑十年,剥夺政治权利一年,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,其余两人判处有期徒刑一年,缓刑一年,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。 

相关产品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