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侠们”视力差 不一定全怪电子产品

寒假看紧了手机、PAD,孩子的视力还是下降了,各位家长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烦恼呢?近日,江淮晨报、江淮网记者从安医大一附院得知,开学后,该院眼科门诊迎来就诊小高峰,4天接诊患者约2200余人,其中多为学龄期的患儿,近视占“大头”。眼科专家提醒,真正对视力具有杀伤力的不是电子产品,而是不正确的用眼习惯。若是长时间少于33厘米的距离看书,对眼睛的伤害和电子产品一样大。

4天接诊2200余人 眼科门诊迎来小高峰

春节“小长假”结束后,安医大一附院眼科主任医师封丽霞格外忙碌。每次坐门诊,半天接诊患者约50多人,最多的一天近70名患者前来就诊,封丽霞常忙得连口水都顾不上喝。

昨天,记者在眼科门诊看到,候诊区坐满了等候的患者,基本都是小孩子,十岁左右居多,最小的还不到2岁。验光区也排着两条长长的队伍,不时有家长绕到门口,探头朝里面张望,嘴里还嘟囔着:“人太多了,这得等到什么时候呀。”

记者从安医大一附院了解到,春节“小长假”结束后,该院眼科门诊迎来小高峰,日均就诊患者500人以上。尤其是开学之后,眼科门诊就诊量几乎“爆表”,4天接诊患者约2200余人。其中,仅2月26日接诊患者570人,比平时增加近百人。患者主要是10岁左右的孩子,也不乏两三岁的小宝宝。

封丽霞说,这些小患者的病情并不复杂,近七成左右是近视或假性近视,仔细询问,寒假里几乎都是天天盯着手机、PAD看,有的孩子甚至一看就是一整天。另外,近两成小患者因为用眼过度导致斜视、对眼。

与书本距离<33厘米 对眼睛伤害=看电子产品

拿到孩子的近视诊断结果,有的家长觉得挺委屈。“我平时很注意控制孩子看电子产品的时间,一天只允许看两次,每次看半小时左右,他怎么会近视呢?”验光室门口,施女士指着儿子的验光单和丈夫说着,情绪有些激动。

施女士的儿子上5年级,班里已有一半的学生是近视眼,所以她格外注意孩子的视力问题。寒假期间,施女士每天上班前把家里的无线网断开,手机、IPAD都带走,只有早晚在她的监管下,才允许孩子看一会儿动画片。谁想到,开学之后,儿子总抱怨看不清黑板,来医院一检查,竟然真的近视了。

“真正对视力有杀伤力的并非电子产品,而是各种不良的用眼习惯。”封丽霞说。躺在床上看书、凑在课本前写作业、看电视时离得太近、抱着手机或PAD玩、长时间看书或看电子产品等,都属于不良用眼习惯,“简单说,无论是看书还是看电子产品,若是长时间、近距离用眼,对视力的伤害一样大。”

“眼睛与书本的最佳距离是33厘米,大概是成年人半个胳膊的长度,少于这个距离对视力的影响非常大。”封丽霞说。她建议,看电子产品也要尽可能保持最远距离,用PAD看视频保持1米以上距离、看电视保持5米左右,对视力的伤害相对较少。

3岁后可用视力表查验 最好半年一查

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:看手机时间太久,常会“泪流满面”,其实内容并不感人,可眼睛就是想“流泪”。封丽霞说,这是因为用眼过度,导致眼部肌肉紧张,从而引起了眼疲劳,若是孩子长时间用眼对眼睛的伤害也很大。

“每次用眼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0分钟,小宝宝单次用眼时间最好再‘压缩’。”封丽霞建议,2岁以下的孩子不要看电子产品,2~3岁的孩子每次用眼不要超过20分钟,学龄前的孩子单次用眼时间尽量控制半小时左右。每次用眼之后,要记得给眼睛“放个假”,最好用同等时间休息,可以多眺望远处。

用眼时的光线也要多注意,光线太亮或是太暗,都会使眼睛的调节力发生改变,增加眼疲劳,长此以往会导致视力下降。另外,户外活动减少也会影响视力,研究发现,每日户外活动仅半小时的孩子近视率为24%,而每日在户外活动累计3小时的孩子近视率仅0.8%。

“防治视力最关键的是定期检查,早发现、早干预。”封丽霞说,一般3岁的孩子就可以通过视力表查验视力了,最好每半年定期检查,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就医。可以像儿保体检给身高、体重建档一样,给孩子的眼睛也建个档案——“屈光档案”,日后可以随时“追踪”孩子的视力发展。

还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若是孩子近视,做爸妈的可别拒绝眼镜。“正确佩戴眼镜有助于矫正视力,不会因为戴上眼镜就摘不下来了,家长们一定要正确面对,配合治疗。”封丽霞强调。 

相关产品

评论